海綿城市雨水調控系統(tǒng)
城市雨水資源綜合利用是“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涵蓋5大方面的內容:雨水蓄集利用、調控排放、內澇防治、防洪減災與污染減控,主要通過對城市范圍內的降雨加強就地入滲或攔蓄利用,從而有效削減城市地表徑流,減少排入市政管網(wǎng)的水量,減輕河道行洪壓力,改善水環(huán)境生態(tài)質量。其中,雨水調控排放是城市雨水綜合利用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
雨水調控排放是指在雨水排出區(qū)域之前的適當位置,利用洼地、池塘、景觀水體或調蓄池等設施,使區(qū)域內的雨水暫時滯留在管道和調蓄設施內,并利用流量控制井、溢流堰等控制措施,使出流過程按照設定的流量過程進行排放。雨水調控排放特別適用于那些不宜或不便采用蓄滲措施的區(qū)域。雨水調控排放是減輕城市雨水洪澇災害和改善水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
一、城市雨水調控系統(tǒng)
城市雨水調控排放系統(tǒng)主要由調蓄設施、流量控制和溢流設施等組成。根據(jù)調蓄池與排水管線的關系,平面布置可以分為在線式或離線式,見圖1a、b。其中,雨水管線、檢查井和調蓄池共同構成了雨水調控排放系統(tǒng)的滯蓄空間,利用調蓄設施的調蓄容積和流量控制設施可以將外排徑流峰值限定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
在線式系統(tǒng)可將雨水管穿過調蓄池,池內部分做成帶側堰的流槽,以便小于某一流量的雨水直接通過并外排,以避免初期徑流污染對收集雨水水質的影響,超過該流量時再溢流到調蓄空間內,如圖2所示。
二、城市雨水調控排放過程
1、當調蓄池上游雨水管道內匯集的降雨徑流小于流量控制設施限定的外排流量時,按照匯集的流量過程排入下游市政管道。
2、當調蓄池上游雨水管道內匯集的降雨徑流當大于限定的外排流量或某一流量區(qū)間時,按照限定的外排流量外排,多余水量進入調蓄池,蓄水池內的水位逐漸上漲,最終達到最大水位。
3、隨著降雨強度的減弱和系統(tǒng)持續(xù)向下游市政管道排水,調蓄池內的水位逐漸降低,最后全部排空。
4、當遇到超過設計標準的降雨時,調蓄池內的水位超過溢流堰的堰頂,則自動溢流進入下游雨水管道。
典型的城市雨水調控排放設施出口流量過程如圖3所示。圖中陰影部分為入流與出流過程線的差值,即蓄水容積??梢钥闯觯ㄟ^調控,可以有效減小城市雨水外排的洪峰流量。
三、城市雨水調控排放系統(tǒng)的布設原則
1、調蓄設施應優(yōu)先選用雨水管渠附近的天然洼地、池塘、景觀水體,位置一般設置在雨水干管(渠)或有大流量交匯處,或靠近用水量較大的地方,盡量使整個系統(tǒng)布局合理。地上式調蓄池應與周圍地形、地貌和景觀相配合,宜集成調蓄、入滲、景觀等多功能。調蓄空間內雨水宜采用重力流自然排空,必要時可用水泵強排,排空時間應小于12h。調蓄設施應便于沉積物的清除。
2、流量控制設施應設于調蓄設施的下游,設計重現(xiàn)期降雨情況下的最大出流量應不大于要求控制的值,溢流設施宜單獨設置,并將流量控制設備與溢流堰布置在同一個構筑物內。溢流宜采用重力流排出,如采用堰或虹吸管等;上游管道入流應保證不受溢流雨水的頂托。
3、在設計標準范圍內,調控排放系統(tǒng)的下泄流量應控制在下泄流量的上限以下。一般情況下,當系統(tǒng)內溢流堰前的最大水位達到溢流堰頂,但尚未發(fā)生溢流時下泄的流量最大,此時的流量也就是控制下泄流量的上限,則下游所接入市政雨水管線在設計時應按照該上限值進行計算。